CONTACT
时间:2025-04-10 19:29:37 点击量:
《打包机液压系统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包机液压系统设计2(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 打包机液压系统设计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15、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液压机械设计。液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 1.打包机的简介 金属废屑打包机主要用于将各种金属废屑(铸铁屑,铜屑,铝屑等)通过特制模具压制成块,极大方便了金属废屑的运输处理,是钢铁厂,有色金属厂,冶炼厂的理想设备。若配上,刃模等辅具,还可用于剪切及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校正、压装、成型、
16、拉伸及一般用途的压力加工,压块机采用液压传动,工作平稳,噪音小,采用点动单次连续工作转换,自动化程度好,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金属废屑打包机主要由机械系统( 主机部分),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组成。压料油缸固定在上横梁上,压料油缸活塞杆用内螺纹与上模联接,上模在主油缸的驱动下作往复直线运动。压料油缸为组合式油缸,由活塞式单作用,主油缸和快速工进油缸组成,快速工进油缸为活塞式双作用油缸,其内部装有活塞,导套,密封件等。底座兼作工作平台,上面装有下模具和推料机构,推料油缸为后塞式双作用油缸,才用前法兰结构固定在机架左侧,前端与滑模体联接,滑模体在下模的出料槽内,可在槽内滑动,可作压料时作垫板。出料时
17、推料出槽。其基本工作原理为:从料斗内向下模内加入金属废屑,按压上模下行按钮,上模下行对金属废屑进行压缩达到系统调定压力(由时间继电器调定)后卸荷,推料油缸回程到位。上模下行将压缩成型后的金属屑屑块下压到出料槽内,推料油缸前进将金属屑块推出槽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此液压系统由油箱,泵站,阀站等组成。系统分推料油路和分压油路。 ① 为完成一般压制工艺,要求主缸(压料油缸)驱动上模实现实现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延时——回程——停止的工作循环,要求推料油缸驱动下模的滑模体实现前进推出——回程——停止的工作循环。 ②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要经常变换和调节并能产生较大的压制力(吨位)以满足工作要
18、求。 ③ 流量大,功率大,空行程和加压行程速度差异很大,因此要求功率利用合理,工作平稳性和安全可靠性高。 2.液压设计系统计算 根据计算要求主2压油缸最大压制力为2500KN,最大行程为400mm;快进缸最大压制力500000N;推料油缸最大推力为55KN,最大行程为200mm。上模自重为5KN,最大伸出速度为7.4m/s,快进、快退约为4.5m/s,启动换向时间为0.05s。单工作循环时间12秒(不计辅助时间),压制屑块尺寸为φ120100。 2.1工况分析 2.1.1.主油缸工况分析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各阶段的外负载。 主液压缸所受外负载F包括三种类型
19、,即: F=Fw+Ff+Fa 式中 Fw——工作负载,对于液压系统来说,即为沿活塞运动方向的压制力; Fa——运动部件速度变化时的惯性负载; Ff——导轨摩擦阻力负载,启动时为静摩擦阻力,启动后为动摩擦阻力,对于平导轨Ff可由下式求得 =; G——运动部件重力; ——垂直于导轨的工作负载; ——导轨摩擦系数,在本例中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则求得 上式中为静摩擦阻力,为动摩擦阻力。 式中 ——重力加速度 ——加速或减速时间,一般=0.01-0.5s ——时间内
20、的速度变化量。 在本例中 表一、主油缸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外负载 工作循环 外负载F(N) 启动、加速 1765 快进 500 慢速加压 2500500 快退 500 2.1.2.快进缸工况分析 同主油缸,计算各阶段的外负载。 Fw=550000N 表二、快进缸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外负载 工作循环 外负载F(N) 启动、加速 1765 快进 500 慢速加压 500500 快退 500 2.1.3.推料缸工况分析 Fw=55000N 表
21、三、推料缸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外负载 工作循环 外负载F(N) 启动、加速 1510 快进 500 慢速加压 55500 快退 500 2.2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2.2.1确定供油方式 考虑到该打包机的主油缸,在工作加压时负载较大,速度较低。而在快进、快退时负载较小,速度较高,泵源系统选用变量泵供油或双泵供油。推料缸工作时负载较小,速度较低。而在快进、快退时负载较小,速度较低,选用齿轮泵。 2.2.2调速方式的选择 在小型的液压系统中,慢速加压速度的控制一般采用溢流阀。根据液压机系统工作时对低系统性能和速度负载特性有一定要求的特点,决定
22、采用柱塞式变量泵。这种调速回路具有效率高、发热小和速度刚性好的特点。 2.2.3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电磁阀的快慢换接回路,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调节行程比较方便,阀的安装也容易,但速度换接的平稳性较差。若要提高系统的换接平稳性,则可改用行程阀切换的速度换接回路。 2.2.4夹紧回路的选择 考虑到加压时间可调节和当进回路瞬时下降时仍能保持加紧力,所以接入节流阀和单向阀保压。 最后把所选择的液压回路组合起来,即组合成以下原理图。 动作 Yv1 Yv2 Yv3 Yv4 压力继电器 系统卸荷 - -
23、 - - - 主缸快速前进 + - - - - 主缸慢速加压 + - - - - 保压 + - - - + 主缸回程 - + - - - 推料缸前进 - - - + - 推料缸回程 - - + - - 表四:系统图中各电磁铁动作顺序见下表 2.3液压原理分析 2.3.1主缸活塞块快速下行 启动变量泵和齿轮泵,并令Yv1得电,电磁阀23的左位接入系统,使阀11也在左位工作,来自变量泵的压力油经阀9,11,进入快进缸上腔,同时通过阀
24、23、21,下腔回油经阀11,流回油箱,这时主缸活塞连同上滑块在自重作用下快速下行,这时虽变量泵输出最大流量,但主缸上腔仍因油液不足而形成负压,吸开充液阀21,充液油箱的油便补入主缸上腔。 2.3.2主缸慢速加压 YV1仍得电,电磁阀23左位接入系统,是阀在左位工作,来自变量泵的压力油经阀9、11进入快进缸上腔,同时通过阀23、25,进入主油缸上腔,下腔回油经阀11,流回油箱。 2.3.3保压延时 当主缸上腔油压增加使油路压力达到压力继电器8的调定值时Yv1仍得电,主缸上腔的高压油被活塞环封闭,同时电气元件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2.5s。 2.3.4主缸回程 主缸完成一次下
25、行的动作后,YV2得电,YV1断电,阀23右腔接入系统,阀11右腔即在工作状态,主缸上腔油压降到一定数值以下时,活塞带动上模快速回程,回油经阀20,11流回油箱。 2.3.5推料缸的前进 液压系统YV1、YV2失电,主缸停止,使YV4得电,,阀24控制阀16右腔接入工作状态,压力油进入推料缸左腔,推到推料缸活塞克服阻力前进,右腔经阀16回油,使推料缸前进到位 2.3.6推料缸回程 YV4失电,YV3得电,阀16左腔接入工作状态,压力油进入推料缸右腔,左腔经阀16回油,使推料缸前进到位 2.4确定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2.4.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由负载值的大小,查以下
26、表五 设备类型 精加工机床 半精加工机床 粗加工或重机床 小型工程机械 液压机大中型挖掘运输机械 工作压力P/Mpa 0.8—2 3—5 5—10 10—16 20—32 取:主液压缸工作压力为22 Mpa 快进缸的工作压力为13 Mpa 推料缸的工作压力为9 Mpa 2.4.2.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参数 2.4.2.1液压缸内径 由以上表可以看出 主油缸的最大负载为慢速加压时F1=2500500N 快进缸的最大负载为慢速加压时F2=494000N 推料缸的最大负载为顶出料时F3=55500N 则: 1)主油缸 2
29、转换为液压能的能量转换文件,在液压传动中,油压泵作为动力元件向液压系统提供液压能。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完全由液压源来提供,液压源的核心是液压泵。本机的动作完成需设置两个两个泵体,分别为系统提供高、低压油,节流调速系统一般用定量泵供油,在无其他辅助油源条件下,液压泵的供油量要大于系统需油量,多余的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溢流阀同时起到控制并稳定油源压力的作用。容积调速多用变量泵供油,用安全阀限定系统最高压力 2.6.1泵的工作压力的确定 考虑到正常工作中进油管路有一定的压力损失,所以泵的工作压力为 ——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 ——为执行元件最大工作压力 ——进油管路中的压力
30、损失,初算时简单系统可取0.2-0.5Mpa,复杂系统取0.5~.5 Mpa,本例取0.5 Mpa =22+0.5=22.5 Mpa 上述计算所得的Pp是系统的静态压力,考虑到系统在各种工况的过渡阶段出现的动态压力往往超过静态压力。另外考虑到一定的压力储备量,并确保泵的寿命,因此选泵的额定压力应满足≥(1.25-1.6) 。中低压系统取小值,高压系统取大值。在本例中=1.3Pp=29.25MPa. 2.6.2泵流量的确定 液压泵的最大流量应为 ≥ ()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7. 11 ——液压泵的最大流量; ——同时动作的各执行元件所需流量之和的最大值
31、; ——系数泄露系数,一般取1.1-1.3,现取KL=1.2; ≥ ()=1.2494L/min=592.8L/min 2.6.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根据以上得的和再查阅有关手册,现选用63YCY14-1B型柱塞泵。 2.7选择电动机型号 2.7.1择电动机型号 本金属废屑压块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载荷平稳.由交流接触器自动控制油泵电机星形接法降压启动,三角形接法运行.且工作环境灰尘较多,故选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工作电压为380V. 2.7.2确定电动机功率 工作所需要功率: = 见《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教程》P53
35、定功率kw 同步转速r/min 满载转速r/min 额定转矩 质量kg Y180M-4B35 18.5 1500 1470 2.2 182 2.8液压阀的选择 选择液压阀主要根据工作压力和通过的流量。本系统工作压力为26Mpa ,所以液压阀都选择中,高压阀,溢流阀按液压泵最大流量选取,控制阀流量一般要选得比实际通过的流量要大一些,必要时也允许20%以内的短时间过流量。 表八: 序号 名称 选用规格 备注 1 溢流阀 YF-L20H4-S P=16~32MPa 2 直通单向阀 DH-L32H2 3 三位四通电液
37、主油路流量按快退取q=115L/min,则可算得油管内径d=24.6mm。 综合诸因素,现取油管d为25mm。吸油管同样可按上式计算 取 吸油管内径 2.9.2.定量泵 综合诸多因素,现取油管的内径d为12mm,吸油管同样可计算得d=17.9mm 取吸油管内径d为20mm. 3.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液压系统初步设计是在某些估计参数情况下进行的当各回路形式、液压元件及连接管路等完全确定后,针对实际情况对设计的系统进行各项性能分析。对本系统来说主要是进一步确切的计算液压回路各段压力损失、容积损失及系统效率、压力冲击和发热温升。根据分析计算发现问题对
38、某些不合理设计进行重新调整。 3.1.液压系统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包括管路的沿程损失、管路的局部压力损失、和阀类元件的局部损失,总压力损失为:++ 3.1.1.沿程压力损失 沿程压力损失主要是上模快速下行时进油管路的压力损失。此管长5m,管路内径为0.0246m,快速时通过的流量为8.2L/S。选用20号机械系统损耗油,油密度为9.8Kg/.正常运转后油运动黏度为27mm/s. 油在管路中实际流速为: =17.2/s Re===15671>
2300 油在管路中紊流状态。其沿程阻力系数为: 按式: ----管道长度m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0.16 d----
39、管道内径m ρ---液压油密度Kg/m λ---沿程阻力系数 求沿程压力损失为: 3.1.2.局部压力损失 管路局部压力损失相对来说小得多,主要为控制阀局部压力损失,参看系统原理 从变量泵到油缸,要经过顺序阀、电液换向阀及单向顺序阀。电液阀额定流量为190L/min。额定压力损失为0.3Mpa。单向顺序阀额定流量为150L/min,额定压力损失为0.2Mpa.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0.17 Q---通过阀的实际流量m/s --阀的额定压力损失Pa Q----阀的额定流量m/s = =0.31+0.34+0.23)=0.88Mpa 从定量泵到上模快速
40、下行油口要进过电液阀、单向顺序阀。单向阀额定流量为250L/min,额定压力损失为0.2Mpa 通过各阀的局部压力损失之和为: =0.65Mpa 变量泵出口压力P=22+0.88=22.88Mpa 定量泵出口压力P=9+0.65=9.65Mpa 由计算结果看,变量泵和定量泵实际出口压力距泵的额定压力还有一定量的压力裕度,所选的变量泵和定量泵是适合的。 3.2.液压系统发热温升计算 3.2.1.计算发热功率 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全部转化为热量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0.18 对本液压系统来说,Pr是整个工作循环中双泵的平均输入
41、功率 P r=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0.19 T---工作循环周期 Z---投入工作的液压泵台数 P、Q、t---第I台泵实际输出压力、流量、工作时间 y---第I台泵实际输出效率 算得泵的平均输入功率为15.5KW 系统总输出功率 P=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1.20 T、W、t---液压马达的外载转距、转速、工作时间 F--液压缸外载荷 S---驱动此载荷的行程 P= =5Kw 总发热功率为P=(15.5-5)=10.5Kw 3.2.2.算散热功率 前面初步求得油箱的有效容积为1.12m 按V=0.8abh求得各边之积 abh=
42、 取a=1.4m、b、h分别为1m 油箱散热面积为:A1.8=6.4m 油箱散热功率 =KA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9.21 油箱散热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取K=16w/(mc) ---油温与环境温度之差。取=35 P=16 由此可见,油箱的散热运动满足不了本系统的散热要求,管路散热是极小的,需要另设冷却器。 3.2.3.冷却器所需要冷却面积的计算 冷却器面积为:A= 见《机械设计手册5》43-69.22 K---传热系数。用管式冷却器。取K=1.6 --平均温升。 = 取油进入冷
43、却器的温度T=60c,油流出冷却器的温度T=50C冷却水入口温度t=25c,冷却水出口温度t=30c。 则==27.5c 所需要冷却器的散热面积为 A==3.3m 考虑到冷却器长期使用时,设备腐蚀和油垢、水垢对传热的影响,冷却面积应该比计算的值大0.3倍,实际选用冷却器散热面积为 A=3.3=4.3m 4.液压站的设计 4.1.液压油箱的设计 液压油箱的作用是储存液压油、分离液压油中的杂质和空气,同时还起到散热的作用。 4.1.1.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液压油箱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影响散热的条件很多,通常按压力范围来考虑。液压油箱的有效容量
44、V可概略地确定为: 在低压系统中(p≤2.5Mpa)可取: =(2~4) 在中压系统中(p≤6.3Mpa)可取 =(5~7) 在中高压或高压大功率系统中(p≥6.3MPa)可取 =(6~12) 式中V——液压油箱有效容量; ——液压泵额定流量。 在此系统中取m=8 已知所选泵流量为(63+32)=95mL/r.每分钟排出的压力油体积为: V=95140L=0.14m V=m 查《机械设计手册》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45、。取V=1250L 4.1.2.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 液压油箱的有效容积确定后,需设计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一般尺寸比(长:宽:高)为1:1:1~1:2:3。为提高冷却效率,在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时,可将液压油箱的容量予以增大。在此a=1258,b=1250,c=900。在油箱的上盖或侧面可以安装液压泵、电动机以及其他液压元件。 4.1.3.液压油箱的结构 在一般设备中,液压油箱多采用钢板焊接的分离式液压油箱,很少采用机床床身底座作为液压油箱。 (1) 隔板 1)作用 增长液压油流动循环时间,除去沉淀的杂质,分离、清除水和空气,调整温度,吸收液压油压力的波动及防止液面的波动。
46、 2)安装形式 隔板的安装形式有很多种,可以设计成高出液压油面,使液压油从隔板侧面流过;还可以把隔板设计成低于液压油面,其高度为最低油面的2/3,使液压油从隔板上方流过。 3)过滤网的配置 过滤网可以设计为将液压油箱内部一分为二,使吸油管与回油管隔开,这样液压油可以一次过滤。过滤网通常使用50~100目左右的金属网。 (2)吸油管与回油管 1)回油管出口 回油管形式有直口、斜口、弯管直口、带扩散器的出口等几种形式,斜口应用较多,一般为45斜口。为了防止液压波动,可以在回油管出口装扩散器。回油管必须放置在液面以下,一般距液压油箱底面的距离大于300mm,回油管出口绝对不允许放
47、在液面以上。 2)回油集管 单独设置回油管当是理想的,但不得已时则应使用回油集管。对溢流阀、顺序阀等,应注意合理设计回油集管,不要人为的施以背压。 3)泄漏油管的配置 管子内径和长度要适当,管口应在液面以下以避免产生背压。泄露油管以单独配管为好,尽量避免与回油管集油配管的方法。 4)吸油管 吸油管前一般应设置滤油器,其精度为100~200目的网式或线细式滤油器。滤油器要有足够的容量,避免阻力太大。滤油器与箱底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吸油管应插入液压油面以下,防止吸油时卷吸空气或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搅动油面,致使油中混入气泡。 5)吸油管与回油管的方向 为了使油液
48、流动具有方向性,要综合考虑隔板、吸油管和回油管的配置,尽量把吸油管和回油管用隔板隔开。为了不使回油管的压力波动及吸油管,吸油管及回油管的斜口发现应一致,而不是相对着。 (3)防止杂质侵入 为了防止液压油被污染,液压油箱应做成完全封闭型的。在结构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将配管简单地插入液压油箱,这样空气、杂质和水分等便会从其周围的间隙侵入。同时应尽量避免将液压泵及马达只装在液压油箱顶盖上。 2)在结合面上需衬入密封填料、密封胶和液态密封胶,一保证可靠的气密性。 3)为保证液压油箱通大气并净化抽吸空气,需配备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常设计成既能过滤空气有能加油的结构。 (4)顶盖及清
49、洗孔 1)顶盖 在液压油箱顶盖上装设泵、马达、阀组、空气滤清器时,必须十分牢固。液压油箱同它们的接合面要平整光滑,将密封填料、耐油橡胶密封垫圈以及液态密封胶衬入其间,以防杂质、水和空气侵入,并防止漏油。同时,不允许由阀和管道泄露在箱盖上的液压油流回液压油箱内。 2)清洗孔 液压油箱的清洗孔,应最大限度地易于清扫油箱内的各个角落和取出箱内的元件。 3)杂质和污油的排放 为了便于排放污油,液压油箱底部应做成倾斜式箱底,并将放油塞安放在最低处。 (5)液面指示 为观察液压油箱内的液面情况,应在箱的侧面安装液面指示计,指示最高、最低油位。液面指示计可选用带温度计的。 (1)
50、液压油箱的起吊 对液压装置而言,从工厂装配开始,到最终送到用户,要经过反复装卸,所以在液压装置整体上或阀块上应装设吊钩、吊环螺钉或吊耳环。 (2) 液压油箱的防锈 为了防止液压油箱内部生锈,应在油箱内壁涂耐油防锈涂料。 (3) 液压油箱的加热与冷却 为提高液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应使系统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液压油温度一般希望保持在30℃~50℃范围内,最高不超过60℃,最低不低于15℃。 1) 加热 寒冷地区因温度低,液压泵起动困难,需首先加热。 2) 冷却 液压系统工作时,因各种损失,有时使液压油液产生大量的热量,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这些热量单凭一般的液压油箱散发是不够的
51、,因此需设置冷却设备。液压系统中冷却器的常用冷却方式有水冷和风冷两种。 4.2.液压站的结构设计 4.2.1.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液压泵的装置包括不同的液压泵、驱动电动机及其联轴器等。其安装方式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1)立式安装 将液压泵和与之相联的油管放在液压油箱内,这种结构型式紧凑、美观,同时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能保证,吸油条件好,漏油可直接回液压油箱,并节省占地面积。但安装维修不方便,散热条件不好。 2)卧式安装 液压泵及管道都安装在液压油箱外面,安装维修方便,散热条件好,但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不易保证。 本液压系统用的是卧式安装,此为高压系统,便于安装和维修。
52、 4.2.2.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方式 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分为法兰式、支架式、和支架法兰式。 1)法兰式 液压泵安装在法兰上,法兰再与带法兰盘的电动机联接,电动机与液压泵依靠法兰盘上的止口来保证同轴度。这种结构装拆很方便。 2)支架式 液压泵直接装在支架的止口里,然后依靠支架的底面与底板相连,再与带底座的电动机相连,这种结构对于保证同轴度比较困难(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0.05mm)。为了防止安装误差产生的振动,常用带有弹性的联轴器。 3)法兰支架式 电动机与液压泵先以法兰联接,法兰再与支架联接,最后支架再装在底板上。它的优点是大底板不用加工,安装方便,电动机与液压泵
53、的同轴度靠法兰盘上的止口来保证。 为避免安装时产生同轴度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常采用带有弹性的联轴器。这种联轴器可以选用零件手册中的标准结构,也可自行设计。为增加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刚性,避免产生共振,可以把液压泵和电动机先安装在刚性较好的底板上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底板加垫再装在液压油箱盖上。 3.液压站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1)液压装置中各部件、元件的布置要均匀、便于装配、调整、维修和使用,并且要适当地注意外观的整齐与美观。 2)液压泵与电动机可装在液压油箱的盖上,也可装在液压油箱之外,主要考虑液压油箱的大小与刚度。 3)在阀类元件的布置中,行程阀的安放位置必须靠近运动部件。手动换向阀的
54、位置必须靠近操作部位。换向阀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轴向距离,以便进行手动调整或装拆电磁铁。压力表及其开关应布置在便于观察和调整的地方。 4)液压泵与机床相连的管道一般都先集中接到机床的中间接头上,然后在分别通向不同的各个执行机构中去,这样做有利于搬运、拆装与维修。 5)硬管应贴地或沿着机床外形壁面敷设。相互平行的管道应保持一定的间隔,并用管夹固定。随工作部件运动的管道可采用软管、伸缩管或弹性管。软管安装时应避免发生扭转,以免影响使用寿命。 5.设备安装与调试及操作注意事项 5.1.设备的安装 1、机器工作时无明显振动,故对基础无其他特殊要求。基础采用220mm厚的混凝土地坪
55、即可。可在室内或室外操作。在室外应搭设天蓬以保证电器系统的安全性。 1、 清洗液压系统各管口接口,按液压原理图连接油管。连接油管时勿忘放置密封圈。 2、 按电气理图连接,根据场地情况向电气引入电源线、 紧固各机械、液压管路连接部位、电气统各接头处。 5.2.调整试车 4、 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1) 按电气理图、液压原理图仔细核对各连接处是否正确可靠,无松动。 (2) 向油箱内加注经过严格过滤的工作用油。主油箱加油量1400升左右(注意不能超过油标)充液箱加油量100升。夏天使用46号液压油,冬天使用32号液压油。 (3) 向高压油泵油口加注引油,向各润滑部位加注20号机械
56、油。 (4) 操作者必须详细阅读本说明书,掌握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了解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后方可开始操作。 5、 空负荷试车 (1) 接通电源,放松溢流阀手柄,启动电机油泵(采用启动后即停止的方式)。察看电动机旋向是否与油泵规定的旋向一致。 (2) 调节高压溢流阀11之压力,使主压系统在8MPa左右溢流。调节溢流阀16之压力使推料系统在2MPa左右溢流。(试运行时采用低压工作方式) (3) 按动作说明要求分别作上模下行和回程动作以及推料缸回程及推料动作的点动、单次及连续动作,其操作规范应与动作说明一致。 3负荷试车 (1) 空负荷试车正常后进行负荷试车,逐步调节主压系统压力19
57、至22MPa。调节推料系统压力为8∽10MPa.紧固溢流阀手柄上的螺母。 (2) 根据要求将金属屑加入料斗和下模中进行实物压缩并检验其动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加入金属屑的多少应从少到多逐步增加,其金属屑屑块的高度不得大于100mm。上模在推料时,其下面应与出料槽的上面齐平(允许超出2mm)以防止将已压成型的金属屑屑块压碎。 5.3.操作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3.1.操作说明 1).点动工作:将旋钮置于手动工作位置,每按一次相关按钮,该动作进行一下并立即停止。(该点动动作一般在调试和清查故障叶采用。工作时采用自动工作。) 2).单次工作:将旋钮置于手动工作位置,按住相应动作按钮不放,直
58、到该动作完成。松开该按钮,该动作立即停止。(该动作即点动工作的延续) 3).自动工作:将旋钮置于自动工作位置,按住主缸前进按钮,则机器自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如安装脚踏开关的用户可将脚踏开关的常开触点与主缸前进按钮的常开触点并联安装) 5.3.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在连续工作时踩脚踏开关不允许按压按钮5。不然会出现异常动作。 2).机器在动作过程中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置于运动部件之间,并且严禁清理物料,擦拭机器。当物料掉入机内影响运动时,应立即停机处理。严禁机器带病、超负荷工作。 3).两人或多人同时作业时应分工明确,配合压迫默契,严防工作混乱,发生意外事故。 4).严禁随意拧
59、动机器上的零件、泵、阀、表等。调整修理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在熟悉本机说明后进行。 5).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待故障排除后再进行工作。 常见故障及排除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 油缸运行有爬行现象。 液压系统中有空气。 工作循环多次运行即可排出 2 上模下行速度缓慢。 单向顺序阀调节不当,压料、快进油缸同时工作。 重新调节顺序阀压力,使快进缸先工作。 3 油泵过度发热。 油泵磨损或损坏。 修理油泵或更换新泵。 4 油缸、管路泄漏。 密封圈老化,损坏掉落或管路接头处松动。 更换密封圈回紧固联结处。 5
60、 严重噪音。 油泵吸空、油箱不透气、液压管路松动。 清洗滤油器、空气滤清器。紧固管夹。 6 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或无压力。 溢流阀芯卡死或手柄松动。 清洗溢流阀,重新调整压力并固定手柄。 7 油泵建立不起压力或流量不足。 油泵功率特性调节不当。 重新调整油泵变量特性。 8 上模下行过程中碰到行程开关不回程或回程后碰行程开关后系统不卸荷。 行程开关损坏 更换相同型号的行程开关或更换行程开关芯子。 9 上模下行中系统不回程、压力继电器不发讯。 压力继电器压力值大于系统压力。 重新调整压力继电器的压力值使之略大于系统压力值。 10 按压按钮后油缸不工作。 电磁铁
61、烧坏、熔断器断开。 更换相同型号的电磁铁,更换相同型号的熔芯。 11 自动工作过程中某工作到位后不承接下一个动作。 未碰到行程开关或行程开关损坏。 调节行程开关位置或更换相同型号的行程开关。 上述故障是按机器结构原理分析归纳而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是错综复杂的。故在机器出现故障是应仔细观察、分析研究原因,然后着手修正排除。 6.参考文献 [1] 何存兴,张铁华.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二版)[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 [2] 赵应樾. 液压控制阀及其修理[M]. 上
62、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 [3]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第4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4] 沈鸿. 机械工程手册(第5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3 [5] 刘震北. 液压元件制造工艺学[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12 [6] 廖念钊,莫雨松,李硕根,杨兴骏. 互换米乐M6 m6米乐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版)[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1 [7] 杨培元,朱福元. 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 [8] 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 第3卷)[M].
6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 [9] 吴宗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范存德. 液压技术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11] 陆培文. 实用阀门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 [12] 缪亮,何红玉. 巧夺天工——Flash MX 素材采集与课件设计[M]. 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3-8 [13]雷天觉. 液压工程手册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4]吴宗泽.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
64、,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6]曾正明. 实用工程材料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7]广廷洪,汪德涛. 密封件使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8]章宏甲,黄谊. 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9]何存兴. 液压元件,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0]卢和煜,任重道远贺〈废钢铁〉出刊20周年--兼论调整铁源,推动金属循环工程, 《废钢铁》2003年第1期 [21]关肇勋,黄奕振. 实用液压回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22]严金坤. 液压传动,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23]张世伟,朱福元. 液压系统的计算与结构
65、设计,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7.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认识到上课时的内容虽然已经很很丰富,但如果没有实践的话,学习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就像用到的各种符号,往往就同其它的一些符号相混,结果往往是张冠李戴。但如果书上的知识没有掌握,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就像有许多公式记不起来,结果是弄得自己手忙脚乱,只好再从书上查找;通过这次设计,我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也懂得所学的理论知识要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就必须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要勤于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遇到的问题。 -------
66、- 欢迎下载资料,下面是附带送个人简历资料用不了的话可以自己编辑删除,谢谢!下面黄颜色背景资料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 X X X 个 人 简 历 个人资料 姓 名:xxxx 婚姻状况:未婚 照片 出 生:1987-06-24 政治面貌:团员 性 别:男 民 族:汉 学 位:本科 移动电话: 专 业:英语 电子邮件: 地 址: 教育背景 2006.9-2010.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主修课程 本科阶段主修 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译,翻译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日语,中外名胜。 特长及兴趣爱好 除了有专业的英语方面知识外,我在校生活部工作一年, 在系宣传部和秘书处各工作一年。为全面发展,大三上学期,我加入系文学社,参于了我系《心韵》杂志的创刊和编辑工作。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我的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更好的与人相处,这些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计算机能力 能熟悉使用Office工具以及Photoshop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在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主持讲线年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上的讲线年机关DeepSeek应用专题辅导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线年DeepSeek大模型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范文
在青年干部培训结业典礼上的讲线年副书记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线年主管商务部门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文稿
在机关单位作风建设学习教育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线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线年关于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供参考
领导干部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上的讲线年书记在慰问老干部暨情况通报会上的主持讲话提纲范文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堰桥配套区堰桥路2-1号 电话:0510-8374230 手机:13665105371
Copyright © 2024 米乐机械设备厂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苏ICP备12069894号 苏公网安备32020602000283号